從雋永的詩詞中,感受文化的魅力,端午節(jié)系列報道《詩詞里的湖北》,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藥圣故里黃岡蘄春,來了解這里與艾草有關的端午文化。
虎符纏臂,佳節(jié)又端午。門前艾蒲青翠,天淡紙鳶舞。在蘇軾的這首《六幺令·天中節(jié)》里,我們看到了古時的荊楚人民佩香囊、掛艾草的熱鬧場景,門前的艾草香,也仿佛撲鼻而來。端午時節(jié)的蘄春,便是詩句里描述的這樣,大片的翠綠艾葉、隨處可聞到的艾葉清香,正值蘄艾收割的黃金期,村民們在農忙中迎接端午。
黃岡蘄春縣漕河鎮(zhèn)洪祖二村村民洪鵬飛:“在我們蘄春過端午,用的蘄艾的量特別大,而且蘄艾的用處也特別多,你們可以到我們家里去看看?!?/p>
割完艾草回到屋子里,一家人便各自分工忙碌了起來。洪鵬飛,負責掛艾草,擇出較大的艾葉十字形掛在門窗上,剩下的分成小捆,晾在屋旁的陰涼處。
黃岡蘄春縣漕河鎮(zhèn)洪祖二村村民洪鵬飛:“這就慢慢地讓它自然陰干,要做陳艾。蘄春有句俗語叫‘七年之病 當求三年之艾’,(這也有一定的藥理作用),老百姓經常說‘家有三年艾 郎中不用來’?!?/p>
廚房里,洪鵬飛的母親架起了大火,熬煮陳艾,端午的味道就在這一陣陣艾葉清香中彌漫開來。洗艾澡,是蘄春端午特有的習俗。對于洪鵬飛一家來說,今天的主角是不到十個月的小侄子。小朋友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端午節(jié),給他洗個艾水澡,是洪家人今天最重視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
記者:“端午給小孩洗艾澡,是在端午當天?還是連著幾天都要洗?”
村民:“端午節(jié)當天啊?!?/p>
記者:“當天洗一次就可以了。為什么會有端午給小孩子洗艾澡的習俗呢?”
村民:“端午是叫毒月嘛,艾草它是有點生陽,要祈求健康平安的意思?!?/p>
村民:“好了好了,洗澡澡啦。不怕不怕啊,好寶寶。”
給寶寶洗完澡,一家人圍坐起來,開始做艾葉粑粑。剛剛采回來的鮮嫩艾葉,洗凈、焯水,切成碎末,倒入當?shù)靥赜械恼趁追壑?,加水揉成面團,再揪成小劑子、捏成餅狀,上鍋蒸熟。
記者:“我們的小寶寶也加入我們的艾葉粑粑的制作團隊啦?,F(xiàn)在村里年輕人還會做這個嗎?”
村民:“年輕人都不會了?!?/p>
記者:“都不會啦,那我豈不是今天又學會一項新的技能?!?/p>
村民:“你這個中間要包餡兒?!?/p>
記者:“這說明我們這個艾葉粑粑真的很香,都還沒有蒸小朋友已經忍不住了?!?/p>
蘄春人的端午,離開了艾葉,就沒了靈魂,每一片艾葉,也都被他們利用到了極致。
記者:“這是我們剛才剩的艾葉水是吧?姐妹們的下午茶,特別清透,很香很香?!?/p>
村民:“感冒了,長期堅持(喝)一段時間就不會了?!?/p>
記者:“有一個比較溫和的調理作用?!?/p>
吃喝用度,樣樣都用艾草,我們終于明白,洪鵬飛說要用到很多艾草是什么意思。而對蘄春人來說,艾草,也不再只是端午節(jié)的一種象征,它成了村民們的致富寶。與艾草有關的民俗傳承至今,也有了新時代的意義。
記者:“艾草現(xiàn)在也是衍生出了很多產品,這一點的話也會對蘄春的經濟發(fā)展有一定的帶動作用。”
黃岡蘄春縣漕河鎮(zhèn)洪祖二村村民洪鵬飛:“從種艾草發(fā)展到生產,再到運用到生活中理療、開艾灸館,整個用艾草的量越來越大,投入到這個隊伍的人越來越多,我們自己有工廠,把它提煉成艾絨,做艾條,提煉成精油,用在理療、美容產品上,艾草基本上走遍了大江南北,甚至是出口,所以對我們這個產業(yè)來說是一種希望。